联系电话:400-069-9987 ·收藏页面 ·返回主站
欢迎访问卓而越教育|卓越考研南京分校官方网站!

资讯动态

News and information

  • 2019-01-22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落下帷幕,后续还有查询成绩、准备复试、申请调剂等。而新一届研考生也要开始研考复试的准备。记者结合往年研考情况,梳理了2019年相关的研考日程安排。考生可综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顺利完成研考各环节工作。1月—2月 准备复试 查询成绩研考初试成绩一般在2月中下旬陆续公布。从现...
  • 2019-01-22
    研考初试结束后,考生进入休整期,但还有5件事要做好:调整心态、完成期末考试、开始复试准备、了解网上调剂,精力有余的还可准备简历申请实习。调整心态研考初试已过去半个多月。考生参加了研考初试,只是完成了考研第一大步,后续的环节仍不能掉以轻心。考生要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复试上。有的考生感觉初试发挥...
  • 2018-05-06
    考研报名人数的多少体现了专业的热门程度和受认可程度,而这些信息对于在读的大学生和准备考研的同学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的。以下为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5类专业,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一、17考研和18考研报考专业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调查显示,在2017研究生考试中,报考人数最多是十大专业为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
    • 2018年中北大学考研复试工作的通知
      2019-02-22

      2018年中北大学考研复试工作的通知

      各位考生、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依据《中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办法》校研[2018]1号文件精神,现将复试工作安排如下。
      一、复试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二、学院成立复试工作领导组和复试工作组。复试领导组由学院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实施本学院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复试工作组按学科分组,由5名以上专家、教授组成,并配秘书1名。有亲属参加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家、教授不得参加复试工作。如复试人数较多,可以成立多个复试小组。各学院制定本学院复试实施细则,务必于3月23日前将复试实施方案交研究生院招生办审核后报省招办备案,并在本学院网站上公示。复试要安排在有摄像、录音的场所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录音、录像资料保留1年。
      三、复试内容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为专业课考试。面试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水平(不包括英语专业)、考生综合素质及对专业的熟知情况。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主干课程。
      四、复试流程
      1、第一志愿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逾期不报到者按自动放弃处理。调剂考生请自3月23日起登录研招网(yz.chsi.com.cn)报名调剂。收到我校复试通知并确认后,于规定时间内到所在学院报到复试。
      2、非应届本科生考生持准考证、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于复试前一天到报考学院科研科报到,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复试。
      3、复试环节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需上交加盖党务部门公章的《中北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情况表》。
      3、考生报到后,学院将《中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通知书》发给考生,组织考生填写《2018年中北大学硕士复试登记表》,复试通过后再由考生填写《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信息表》。
      4、各学院安排考生依次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审核、资格审查、笔试及面试。
      五、复试时间
      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3月26日开始,3月30前进行第一志愿考生及第一批调剂考生的复试工作(具体时间各学院自定),此后各批次复试时间由各学院自行安排。具体事宜考生可咨询复试所在学院。请参加复试的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尽早安排时间做好复试准备。
      六、评分办法
      1、复试满分为300分,其中有加试科目的满分为500分,两门加试科目各占100分;
      2、外国语(听力及口语)占100分;
      3、专业考核笔试100分,有加试科目的总分为300分;
      4、面试100分;
      5、复试分数标准化,换算成为百分制成绩。
      具体评分细则请各学院自行制定。
      七、其它注意事项
      1、学校将在校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bmcx.nuc.edu.cn:8082/上公布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的复试资格。不再发放书面复试通知。调剂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收到我校复试通知的均为具有我校复试资格的考生,请直接携带相关材料于规定时间前来报到(将所有证件的复印件交至复试报到处)。
      2、免试推荐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已经结束,不用参加复试。
      3、复试结束后,请各学院将复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以纸质稿的形式交至研究生招生办,并在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zsgl.nuc.edu.cn:8081)中输入复试最终成绩。复试百分制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新生入学时,我校将对录取的考生进行复查,对不符合硕士研究生入学条件者,取消其录取资格。对弄虚作假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5、请考生随时关注中北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我们将及时公布最新消息。
      附件:中北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情况表
      中北大学研究生院
      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 2017年中北大学考研专业招生目录
      2019-02-22

      2017年中北大学考研专业招生目录

      中北大学2017年全日制硕士生招生目录

      专业

      (招生数量为拟招生人数,具体计划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考试科目

      参考

      书目

      001机电工程学院(132人)

       

      080200机械工程(10人)

       

        01机械电子工程(一)

        02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2机械设计

      复试科目(以方向划分):

      数字电子技术或测试技术

      可靠性工程

       

      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12人)

        01飞行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

        02航空宇航制造工艺与装备

        03精密塑性及特种材料成形技术

        04精密与超精密及高速切削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基础

      复试科目:

      航空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082600兵器科学与技术(42人)

        01武器系统设计

        02发射理论与技术

        03弹药工程与毁伤技术

        04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

        05武器机动工程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工程力学

       

      复试科目:兵器概论或机械设计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20人)

        01机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4控制工程基础

       

      复试科目:

      数字电子技术或测试技术

       

       

      085225兵器工程(专业学位)48人)

        01现代火炮总体技术

        02自动武器工程与技术

        03现代弹药工程与技术

        04机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05探测与控制技术

        06弹道技术

        07自动武器轻量化技术

        08自动武器变射频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1工程力学

       

      复试科目:

      兵器概论或机械设计

       

       

      002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87人)

       

      080200机械工程(68人) 

       

      0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4机械电子工程 

      05机械设计及理论    

      06车辆工程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5机械原理

      复试科目:

       

         机械设计或测试技术或机械制造工艺学或汽车构造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9人)

       

       

       

       

       01热能工程

       02动力机械及工程

       03流体机械及工程

        04化工过程机械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6工程热力学(含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

         锅炉原理或机械设计或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70人)

        02难加工材料与特殊功能结构加工技术

        03现代加工理论及技术

        04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05装备检测诊断与控制技术

        06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技术

        07制造自动化与机电一体化技术

        08车辆及服务工程应用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6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科目:

      机械原理或测试技术

       

      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10人)

       

        01动力机械总体技术及结构动态设计

        02动力机械测控技术

        03动力机械性能及增压技术

       04动力机械污染控制与清洁代用燃料

        05动力机械现代制造技术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7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复试科目:

      测试技术或机械设计

       

      085234车辆工程(专业学位)20人)

       01车辆动力学和控制

        02车辆现代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03车辆振动噪声控制

        04特种车辆设计制造

        05军用动力与技术

        06车辆产品工程与管理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8汽车理论

       

      复试科目:

      汽车构造或测试技术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10人)

       01质量工程与管理

        02生产与运作管理

        03物流工程与管理

       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5管理决策与人因工程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9生产计划与控制

      复试科目

      基础工业工程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5人)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67人)

        0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0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03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04塑料改性与成型技术

        05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应用

        06金属材料改性技术  

        07精密塑性成形与改性技术 

        08液态成型与过程控制技术 

       09快速成型技术 

        10焊接冶金与焊接材料

       11材料强化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0材料科学概论

       

       

      复试科目:

      有机化学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45人)

        0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0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03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04塑料改性与成型技术

        05金属材料改性技术

        06精密塑性成形与改性技术

        07液态成型与过程控制技术

        08快速成型技术

        09焊接冶金与焊接材料

        10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0材料科学概论

       

      复试科目:

      有机化学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004化工与环境学院(113人)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27人)

        01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02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 

        03炸药合成与应用技术

        04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及应用 

        05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的合成

        06生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1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

      有机化学或生物化学

       

      082600兵器科学与技术(11人)

        06发射能源理论与技术

        07爆炸能源理论与技术

        08始发与中继能源理论与技术

        09武器安全工程与技术

        10武器系统防护工程

        11含能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初试科目:

      00001. ①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4炸药理论

       

       

       

      复试科目:

      爆轰物理学

       

      083002环境工程(16人)

        01水污染控制技术

        0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03固废处置及资源化

      04环境微生物技术

      05 矿区生态修复及土壤污染治理

      06 环境功能材料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2环境学

      复试科目:

      环境监测

       

      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19人)

        01防火防爆技术

        02兵器安全技术

        03安全监测与事故模拟技术

        04安全评价技术及管理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3安全系统工程

      复试科目:

      燃烧与爆炸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12人)

        01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02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

        03炸药合成与应用技术

        04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及应用

        05药物及药物中间的合成

        06生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1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

      有机化学或生物化学

       


      085224安全工程(专业学位)21人)

        01防火防爆技术

        02兵器安全技术

        03安全监测与事故模拟技术

        04安全评价技术及管理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3安全系统工程

       

      复试科目:

      燃烧与爆炸

       

      085225兵器工程(专业学位)7人)

        09发射能源理论与技术

        10爆炸能源理论与技术

        11始发与中继能源理论与技术

        12武器安全工程与技术

        13武器系统防护工程

        14含能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4炸药理论

       

      复试科目:

      爆轰物理学

       

      005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164人)

      080300光学工程(20人)  

        01光谱学与光谱技术  

        02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

        03光学传感技术 

        04光电技术与仪器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5电子技术或816大学物理

       

       

      复试科目:

      工程光学或信号与系统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48人)

        01图像处理与信息反演

        02智能信息处理

        03工业内视及应用技术

        04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

        05通信系统与应用

        06网络通信与信息融合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5电子技术或817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信号与系统或电子技术(与初试不同科目)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10人)

       

        01医学成像系统与图像处理技术

        02医学智能仪器与设备

        03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5电子技术或817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信号与系统或电子技术(与初试不同科目)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59人)

       

        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3光电信息工程

        04图像处理与信息反演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5电子技术或817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信号与系统或电子技术(与初试不同科目)

       

      006仪器与电子学院    170人)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48人)

        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3微纳技术及仪器    

        04惯性技术与组合导航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5电子技术或830传感器技术

      复试科目:

      电子综合(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45人)

        01物理电子学

        02电路与系统

        03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5电子技术或829半导体物理

      复试科目:

      电子综合(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40人)

        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3微纳技术及仪器

        04惯性技术与组合导航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5电子技术或830传感器技术

      复试科目:

      电子综合(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5人)

        

        05物理电子学

        06电路与系统

        07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08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5电子技术或829半导体物理

      复试科目:

      电子综合(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07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180人)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20人)

        04动态测控与智能仪器

        05智能检测与控制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8传感器原理与技术或819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电子技术基础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28人)

        01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02电气传动与控制

        03机器人与智能控制  

        04系统监测与控制    

        05智能电源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9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电子技术或微机原理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7人)

        01仿真与可视化

        02智能信息处理

        03大数据与网络安全

        04智能与网络化控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数据结构

      复试科目:

      计算机科学综合(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20人)

       

        04动态测控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8传感器原理与技术或819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电子技术基础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20人)

        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智能测控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9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电子技术基础或微机原理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20人)

       

        01计算机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0数据结构

      复试科目:

      计算机科学综合(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计算机操作系统)                  

       

      008理学院(142人) 

      070100数学(43人) 

        01基础数学 

        02计算数学 

        03应用数学 

        04运筹学与控制论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数学分析④822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

      常微分方程或数值分析

       

      070200物理学(10人)

        01原子与分子物理

        02凝聚态物理

        03声学

        04光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普通物理学④823量子力学

      复试科目: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或电动力学或光学

       

      070300化学(42人)

        01无机化学

        02分析化学

        03有机化学

        04物理化学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3有机化学④824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或高分子化学

       

          

      080104工程力学(10人)

        01材料与结构的动力响应

        02工程结构的数值模拟

        03岩石力学

        04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1工程力学基础

       

      复试科目:

      弹性力学或结构力学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30人)

        01岩土工程

        02结构工程

        03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04道路桥梁

        05建筑材料

        06建筑经济与管理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2材料力学

       

      复试科目:

      土力学或结构力学或土木工程材料

      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

       

      009经济与管理学院    56人)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6人)

        05社会经济系统建模与优化

        06企业系统工程与决策支持系统

        07 复杂系统与复杂动力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5运筹学

      复试科目: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12人)

        06工业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

        07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08 生产过程与系统优化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工业工程

       

      085239项目管理(专业学位)6人)

        01项目组织与人员配备

        02项目评诂与评价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项目管理

      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18人)

        01物流配送与优化

        02供应链管理

        03物流规划与设计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物流管理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6人)

        01科技与创新管理

        02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03管理系统工程

        0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战略管理

      120200工商管理(10人)

        01人力资源管理

        02营销管理

        03知识产权管理

        04创新管理

        05投资项目评价与财务管理

        06 技术经济及管理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技术经济学

       

      010人文社会科学学院(60人)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30 人)

        01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0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0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④8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30 人)

       

        01翻译理论研究

        02英语教育教学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二外日语或242二外法语或243二外德语或244二外俄语③610英语水平考试④828普通语言学与当代翻译理论

      复试科目:

      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

       

      011体育学院(50人)

      040300体育学(20人)   

       

       

      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2运动人体科学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专业综合(体育学)④--

      复试科目(以方向划分):

       

      体育社会学

      人体解剖学

      教育学

      武术理论与实践

       

      045200体育(专业学位)(28人)

        01体育教学

        02运动训练 

        03竞赛组织

        04社会体育指导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④--

      复试科目:

      专项运动技能

       

      012艺术学院(46人)

      135101音乐(专业学位)(32人)

       

       

       

        01合唱与指挥

        02艺术管理

        03艺术教育

        04声乐表演艺术

        05键盘表演技术

        06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

        07管弦乐表演艺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4艺术学概论④833曲式作品分析

      复试科目(以方向划分):

       

      01.合唱指挥专项技能

       

      02.音乐与表演艺术管理

      03.艺术教育专项技能

      04.声乐演唱技能

      05.键盘演奏技能

      06.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技能

      07.管弦乐演奏技能

      135108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4人)

       

        01视觉传达设计

        02产品设计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4艺术学概论④834设计基础(形式表现)

      复试科目:

      视觉传达专业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设计

       

      014软件学院(50

      083500软件工程(20人)

      01软件开发与测试

        02软件可视化技术

        0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04智慧城市应用软件与工程应用

        05信息化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06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

        07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运维技术

        08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1数据结构与算法

      复试科目:

      程序设计基础或软件工程

       

      085212软件工程(专业学位)(30人)

       

       

       

      01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

        02移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1数据结构与算法

      复试科目:

      程序设计基础或软件工程

       

       

      中北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生招生目录

      专业

      (招生数量为拟招生人数,具体计划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考试科目

      参考

      书目

      001机电工程学院(16人)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10 人)

        01机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4控制工程基础

       

      复试科目:

      数字电子技术或测试技术

       

       

      085225兵器工程(专业学位)6人)

        01现代火炮总体技术

        02自动武器工程与技术

        03现代弹药工程与技术

        04机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05探测与控制技术

        06弹道技术

        07自动武器轻量化技术

        08自动武器变射频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1工程力学

       

      复试科目:

      兵器概论或机械设计

       

       

      002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65人)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35人)

        02难加工材料与特殊功能结构加工技术

        03现代加工理论及技术

        04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05装备检测诊断与控制技术

        06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技术

        07制造自动化与机电一体化技术

        08车辆及服务工程应用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6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科目:

      机械原理或测试技术

       

      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10人)

       

        01动力机械总体技术及结构动态设计

        02动力机械测控技术

        03动力机械性能及增压技术

       04动力机械污染控制与清洁代用燃料

        05动力机械现代制造技术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7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复试科目:

      测试技术或机械设计

       

      085234车辆工程(专业学位)10人)

       01车辆动力学和控制

        02车辆现代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03车辆振动噪声控制

        04特种车辆设计制造

        05军用动力与技术

        06车辆产品工程与管理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8汽车理论

       

      复试科目:

      汽车构造或测试技术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10人)

       01质量工程与管理

        02生产与运作管理

        03物流工程与管理

       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5管理决策与人因工程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9生产计划与控制

      复试科目

      基础工业工程或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 人)

      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10 人)

        0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0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03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04塑料改性与成型技术

        05金属材料改性技术

        06精密塑性成形与改性技术

        07液态成型与过程控制技术

        08快速成型技术

        09焊接冶金与焊接材料

        10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0材料科学概论

       

      复试科目:

      有机化学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004化工与环境学院(55人)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20人)

         01化学工程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1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

      有机化学或生物化学

       

      085224安全工程(专业学位)20人)

        01安全工程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3安全系统工程

       

      复试科目:

      燃烧与爆炸

       

      085225兵器工程(专业学位)15人)

        09兵器工程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4炸药理论

       

      复试科目:

      爆轰物理学

       

      005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40 人)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40 人)

       

        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3光电信息工程

        04图像处理与信息反演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5电子技术或817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信号与系统或电子技术(与初试不同科目)

       

      006仪器与电子学院    10人)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5人)

        01动态测试与校准技术

        02自动测试技术与仪器

        03微纳器件与组合导航

        04装备试验检测与系统集成

        05 光电传感器与仪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5电子技术或830传感器技术

      复试科目:

      电子综合(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5人)

        

        05微纳结构与器件

        06 微纳加工技术

        07电子线路设计及应用

        08光电子器件与仪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5电子技术或829半导体物理

      复试科目:

      电子综合(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07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45人)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20人)

        01控制工程及应用

        02检测技术与应用

        03智能测控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9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电子技术基础或微机原理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25 人)

       

        01计算机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0数据结构

      复试科目:

      计算机科学综合(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计算机操作系统)                   

       

      008理学院(12人)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12人)

        01岩土工程

        02结构工程

        03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04道路桥梁

        05建筑材料

        06建筑经济与管理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2材料力学

       

      复试科目:

      土力学或结构力学或土木工程材料

      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

       

      009经济与管理学院    26人)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人)

        04 社会经济系统建模与优化

        05 企业系统工程与决策支持系统

        06 复杂系统与复杂动力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5运筹学

      复试科目: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 8人)

        06工业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

        07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08 生产过程与系统优化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工业工程

       

      085239项目管理(专业学位)2人)

        01项目组织与人员配备

        02项目评诂与评价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项目管理

      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12人)

        01物流配送与优化

        02供应链管理

        03物流规划与设计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6现代管理学

      复试科目:

      物流管理

      011体育学院( 10人)

      045200体育(专业学位)(10 人)

        01体育教学

        02运动训练 

        03竞赛组织

        04社会体育指导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④--

      复试科目:

      专项运动技能

       

      012艺术学院( 15人)

      135101音乐(专业学位)(10 人)

       

       

       

        01合唱与指挥

        02艺术管理

        03艺术教育

        04声乐表演艺术

        05键盘表演艺术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4艺术学概论④833曲式作品分析

      复试科目(以方向划分):

       

      01.合唱指挥专项技能

       

      02.音乐与表演艺术管理

      03.艺术教育专项技能

      04.声乐演唱技能

      05.键盘演奏技能

      135108艺术设计(专业学位)(5人)

       

        01视觉传达设计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4艺术学概论④834设计基础(形式表现)

      复试科目:

      视觉传达专业设计

       

       

      014软件学院(20人)

      085212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人)

       

      01 软件工程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1数据结构与算法

      复试科目:

      程序设计基础或软件工程

       

      2017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名称

      出版社

      作者

      241

      二外日语

      《标准日本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国强等

      242

      二外法语

      《法语》(12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马晓宏

      243

      二外德语

      《德语》(上、下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吴永年等

      244

      二外俄语

      《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财珍

      346

      体育综合(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学校体育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

      《运动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树勋主编

      《运动训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田麦久主编

      601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610

      英语水平考试

      General 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 H. Robins

      6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编写组

      612

      普通物理学

      《物理学》上、中、下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文蔚

      613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寿昌编著

      614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第四版)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彭吉象

      621

      (体育)专业综合

      《体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文轩主编

      《运动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树勋

      《运动训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田麦久主编

      801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802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可桢

      8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基础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冯敬之

      804

      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杨叔子、杨克冲

      805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李瑞琴

      806

      工程热力学(含流体力学)

      《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

      沈维道、罗惕乾

      807

      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汽车构造》(上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陈家瑞

      808

      汽车理论

      《汽车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余志生

      809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与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潘尔顺

      810

      材料科学概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

      顾宜

      811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谭天恩

      812

      环境学

      《环境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左玉辉

      813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林柏泉 张景林

      814

      炸药理论

      《炸药理论》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金韶华

      815

      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毕满清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

      韩焱

      816

      大学物理

      《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文蔚

      817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

      科学出版社

      王明泉

      《信号与系统分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明泉

      《信号与系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君里

      818

      传感器原理与技术

      《传感器原理及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孟立凡

      819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科学出版社

      胡寿松

      820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严蔚敏

      821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严蔚敏

      822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数学系

      823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曾谨言

      824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王正烈、周亚平等编

      825

      运筹学

      《管理科学基础(修订版)》

      天津大学出版社

      吴育华 杜纲

      826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

      陈红 苏贵影

      8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编写组

      828

      普通语言学与当代翻译理论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Edwin Gentzler

      General 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 H. Robins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asil Hatim

      《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壮麟等

      829

      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明泉

      830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孟立凡

      831

      工程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832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训方等

      833

      曲式作品分析

      《曲式与作品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吴祖强编著

      834

      设计基础(形式表现)

      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

      山东教育出版社

      朱铭、奚传绩主编

      835

      自动控制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科学出版社

      胡寿松

      836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可桢

      2017年硕士生复试参考书目

      院系名称

      复试科目

      复试参考书名称

      出版社

      作者

       

      机电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立

      测试技术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黄长艺

      可靠性工程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曾声奎 赵廷弟等

      航空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齐乐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CAD/CAM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宁汝鑫

      兵器概论

      《火炮概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谈乐斌 张相炎

      《弹药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志军

      《引信设计与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安晓红 张亚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可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汽车构造(上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陈家瑞

      测试技术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黄长艺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继续工业出版社

      王先逵

      锅炉原理

      《锅炉原理》

      中国电力出版社

      周强泰

      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汽车构造(上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陈家瑞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易树平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新编质量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公绪 孙静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可祯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李瑞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寿昌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崔忠圻

      化工与环境学院

      爆轰物理学

      《爆轰物理学》

      兵器工业出版社

      张宝平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寿昌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镱岩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奚旦立

      燃烧与爆炸

      《燃烧与爆炸》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胡双启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

      科学出版社

      王明泉

      《信号与系统分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明泉

      电子技术(与初试不同科目)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毕满清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

      韩焱

      工程光学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郁道银

      仪器与电子学院

      电子综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毕满清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

      韩焱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冯博琴 吴宁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工程测试

      《动态测试技术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郝晓剑

      计算机科学综合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萨师煊 王珊

      《计算机操作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汤小丹

      软件工程科学综合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萨师煊 王珊

      《软件工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海藩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毕满清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

      韩焱

      微机原理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戴梅萼

       

      理学院

       

       

      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芝纶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Ⅰ——基本教程》(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龙驭球 包世华

       匡文起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薛增泉

      电动力学

      《电动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硕鸿

      光学

      《光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游璞

      土力学

      《土力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东南大学等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湖南大学等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

      《土木工程施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重庆大学等

      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

      周义仓

      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庆扬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

      科学出版社

      王运、胡先文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潘组仁

       

      经济与管理学院

       

       

      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锡怀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武春友 张米尔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系统工程引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东川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正祥

      项目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长峰

      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怀珍

      人文社会科学学 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陈万柏、张耀灿

      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

      体育学院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卢元镇

      人体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世昌

      教育学

      《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 王汉澜

      武术理论与实践

      《武术理论与实践》

      人民体育出版社

      武术教材小组

      专项运动技能

      艺术学院

      合唱指挥专项技能

      指挥合唱作品二首(现场给谱)、自选乐器演奏一首、演唱中外声乐作品一首

       

       

      音乐与表演艺术管理

      《音乐与表演艺术管理》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杨大经

      艺术教育专项技能

      指挥合唱作品一首(现场给谱)、自选乐器演奏一首、演唱中外声乐作品一首 、3-5分钟自选舞蹈表演

       

       

      声乐演唱技能

      中外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等2首

       

       

      键盘演奏技能

      练习曲1首、复调乐曲1首、大型乐曲1

       

       

      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技能

      大型独奏曲2首、高难度练习曲1

       

       

      管弦乐演奏技能

      大型独奏曲2首、高难度练习曲1

       

       

      视觉传达专业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

       

       

      产品设计专业设计

      产品设计研究方向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程序设计基础

       

       

       

    • 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02-21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96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 3025亩,校舍面积134万平方米,图书374万册。

      学校设有31个学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物理学列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有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培育)4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6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9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学科;化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学、数学和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 1%。学校拥有87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专任教师203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15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2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12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3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5人,“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珠江学者26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835人,硕士研究生8212人,博士研究生909人,博士后在站131人,留学生1181人,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有7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2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7个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学校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已与国(境)外1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智力与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办学、举办国际会议、出版学术成果、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其中,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等联合组建的“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学校国际化科技进程迈进了新的阶段。学校与加拿大卑诗省高贵林市、法国留尼旺大学、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大学共建了三所孔子学院。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优势,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基地、教育研究与政策咨询智库、教师终身学习与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广东各阶段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一直承担着全国高校中最大规模的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任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教育部 “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先后落户我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并率先持续开展中英、中美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学校依托教育心理等学科优势,强化教育研究,全力打造南方教育高端智库,在珠三角、粤东西北努力建立若干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心)。学校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质附校资源辐射各地。学校在服务港澳台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先发优势,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

      80多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优良传统,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辐射港澳、面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引领中国南方教师教育,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型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包括教育、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法律、艺术、汉语国际教育、体育、工程、应用心理、翻译、金融、新闻与传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社会工作、会计、出版硕士等17个专业学位。

      我们热忱欢迎您报考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单位代码10574。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申请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申请人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我校接收推免生的具体内容请查阅《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二)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在复试时必须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5门以上本科专业课主干课程成绩单。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意:我校部分招生专业(领域)不接收统考生或同等学力考生报考,请考生报考前务必参阅《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三)报名参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所报专业的报考条件: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二)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二)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二)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含3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注意:这几个专业中我校只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我校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统一安排在寒暑假授课。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在周末授课,寒暑假不上课。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生主要安排在周末授课。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二)中的各项要求。

      注意事项: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硕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请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形式和就业方式报考。我校所有非全日制方向只招收定向就业生。

      二、报名办法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8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5.我校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7.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联系。

      8.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报考我校美术学(130400)04至13方向、美术(135107)专业各方向的考生,报考点必须选在华南师范大学(报考点代码为4415),在华南师范大学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最后在华南师范大学考点参加考试。不按规定选择报考点导致不能考试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11.报考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到我校报考点现场确认,并集中到我校参加考试。(如有变动,以我校最新公告为准http://yz.scnu.edu.cn/)

      (二)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 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华南师范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确定和公布(以我校最新公告为准http://yz.scnu.edu.cn/)。选择其他报考点的考生应留意报考点的公告,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现场确认。

      2.现场确认要求

      1)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3)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我校将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后,再准予考试。

      四、初试

      (一)2018年12月14日-12月24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2月24日,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我校确定,不超过14:30)。

      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四)初试科目。

      12月22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4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我校初试科目请参阅《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除考试科目代码5开头的科目是6小时的外,其余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五、调剂

      我校调剂政策待初试结束后,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而定。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六、复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校各招生学院(所)负责组织和具体实施。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一)推免生复试请查阅《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http://yz.scnu.edu.cn/)。

      (二)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并参考专业招生计划,确定我校各专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分数线,差额复试。

      (三)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四)我校各招生学院(所)在复试前应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未能如期提供认证报告的,将不予复试。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修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五)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不加试。

      (六)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七)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能力面试、外国语测试。有关复试时间、地点、程序及其他具体要求可在复试前留意我校招生考试处和各院(所)网站公告。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2019年4月底前完成。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八)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招生单位应对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真核实。

      (九)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期间必须在我校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进行。

      七、录取

      (一)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政审情况及体检结果,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的原则进行录取。

      1.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3.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作为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信状况等方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根据国家规定,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三)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我校相关部门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在2019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新生报到后,我校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新生复查期间的举报情况、调查情况、处理情况须在全校范围内公开。

      (四)被录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须在录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我校同意,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八、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相关单位应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九、关于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计划的说明

      我校拟在教育硕士的部分招生领域中开设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计划,具体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下达的为准。本计划的招生领域以及复试录取办法将在复试前公布。

      十、其他事项

      (一)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录取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我校保留在复试录取阶段根据生源状况调整个别专业招生人数的权力。

      (二)凡任选考试科目,考生必须在报名填报报考信息时注明所选科目,否则由我校指定。

      (三)考生务必认真、详尽、准确填写档案所在单位和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和调档函等材料,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四)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五)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我校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六)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提供学历认证报告;持境外学历证书报考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持军校学历证书报考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学历认证。上述考生均须按照我校要求提供认证报告。

      (七)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八)欢迎优秀考生报考我校,我校将有较高的奖助学金鼓励优秀考生。

      十、学宿费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元/生•学年)

      各学术型专业

      3

      8000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全日制)  2

      20000

      (非全日制)3

      18000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全日制)  3

      20000

      (非全日制)3

      22000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

      (全日制)  2

      20000

      (非全日制)3

      20000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语文除外)

      (全日制)  2

      18000

      (非全日制)3

      18000

      工商管理硕士(MBA

      (非全日制)3

      45000

      翻译硕士

      (全日制)  2

      28000

      艺术硕士(美术)

      (全日制)  3

      28000

      艺术硕士(音乐)

      (全日制)  3

      28000

      汉语国际教育

      (全日制)  2

      18000

      公共管理硕士(MPA

      (非全日制)3

      22000

      工程管理硕士(MEM

      (非全日制)3

      18000

      应用心理硕士

      (全日制)  2

      22500

      (非全日制)3

      25000

      体育硕士

      (全日制)  2

      18000

      (非全日制)3

      18000

      法律硕士

      (全日制)  3

      17000

      工程硕士

      (全日制)  3

      16000

      新闻与传播硕士

      (全日制)  2

      21000

      金融硕士

      (全日制)  2

      35000

      旅游管理硕士

      (非全日制)3

      22000

      社会工作硕士

      (全日制)2

      15000

      会计硕士

      (全日制)2

      35000

      出版硕士

      (全日制)2

      22000

      十一、奖助体系:

      学校现有的奖励资助种类如下,符合条件者可申请:

      1.国家奖学金:20000元。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及资金均以当年国家下达文件为准。

      2.学业奖学金:

      1)新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6000元(推免生可获得一等奖);

      2)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按二、三学年学业成绩评比)

      一等 10000元,获奖比例20%

      二等 8000元,获奖比例30%

      三等 6000元,获奖比例50%

      3.国家助学金:每年6000元,获奖比例100%(有固定收入者除外);

      4.社会资助奖助学金

      5.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

      6.国家助学贷款

      7.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

      8.其它奖助政策可登录各二级招生单位(院、所)网站查阅。

      备注:以上各条款如有变动,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十二、联系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单位代码:10574

      招生考试处:联系电话(020)85213863,(020)85213484(fax)

      E-mail:zsb03@scnu.edu.cn

      网址:http://zkc.scn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招生考试处

      邮政编码: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招生考试处                                            20189

       各学院联系方式

      代码

      学院名称

      备注

      网站

      001

      政治与行政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1425|联系人:余老师

      http://zhx.scnu.edu.cn/

      002

      公共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586|联系人:罗老师

      http://ggy.scnu.edu.cn/

      003

      经济与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352|联系人:林老师;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联系电话:020-39310722|联系人:王老师

      http://em.scnu.edu.cn/       http://mba.scnu.edu.cn

      004

      法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085|联系人:吴老师

      http://fxy.scnu.edu.cn/

      005

      教育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1326|联系人:陈老师

      http://jky.scnu.edu.cn/

      006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6460|联系人:张老师,胡老师

      http://site.scnu.edu.cn/

      007

      体育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272-8222|联系人:叶老师

      http://sport.scnu.edu.cn/

      008

      文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283|联系人:何老师

      http://wxy.scnu.edu.cn/

      009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5121|联系人:成老师

      http://sfs.scnu.edu.cn/zhaoshengxinxi/

      010

      音乐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126|联系人:罗老师

      http://music.scnu.edu.cn/

      011

      美术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3550|联系人:钟老师

      http://aol.scnu.edu.cn/

      012

      历史文化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1322|联系人:刘老师

      http://lswh.scnu.edu.cn/

      013

      数学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6655-8158|联系人:刘老师

      http://202.116.32.252:8080/maths/index.php/

      014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372|联系人:杨老师

      http://physics.scnu.edu.cn/

      015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311联系人:谢老师

      http://ioe.scnu.edu.cn/

      016

      化学与环境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0380|联系人:席老师

      http://sce.scnu.edu.cn/

      017

      地理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4766|联系人:李老师

      http://geography.scnu.edu.cn/

      018

      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5535|联系人:周老师

      http://life.scnu.edu.cn/

      019

      计算机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1353-108|联系人:罗老师 周老师

      http://cs.scnu.edu.cn/

      020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020-852114368102|联系人:刘老师

      http://biop.scnu.edu.cn/

      021

      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联系电话020-85212667-805|联系人:尚老师

      http://iomt.scnu.edu.cn/

      022

      国际文化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7031|联系人:张老师

      http://cicgz.scnu.edu.cn/

      023

      旅游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20-39311060|联系人:阳老师

      http://stm.scnu.edu.cn/index.html

      024

      心理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2295|联系人:黄老师

      http://psy.scnu.edu.cn/

      025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联系电话020-39313713|联系人:董老师

      http://aoe.scnu.edu.cn/

      028

      软件学院

      联系电话0757-86687880|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20-85213329|联系人:曾老师

      http://ss.scnu.edu.cn/

      029

      国际商学院

      联系电话0757-86687813|联系人:张老师

      http://ibc.scnu.edu.cn/

      030

      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020-85212160|联系人:叶老师

      http://ibrr.scnu.edu.cn/

      031

      职业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757-86687709|联系人:余老师;联系电话0757-86687324|联系人:张老师

      http://zyjy.scnu.edu.cn/

      033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020-85210042|联系人:董老师

      http://mks.scnu.edu.cn/

      034

      环境研究院

      联系电话020-39311270|联系人:李老师

      http://seri.scnu.edu.cn/

      035

      教师教育学部

      联系电话13570725144|联系人:吴老师

       

       

    • 2019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要求
      2019-02-21

      全日制教育硕士:

      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对象

      045101

      教育管理

      不招收跨学科专业的调剂生,不鼓励跨专业特别是跨学科门类报考。其中,教育管理专业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幼儿园或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经历(需提供教师资格证和幼儿园或中小学工作经历证明)”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5

      小学教育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045118

      学前教育

      045120

      职业技术教育

      要求前置专业必须相关,不招收跨专业考生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

      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对象

      045101

      教育管理

      1.原则上只招在职人员,不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原则上只招在职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研究部门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不招收高校、教育行政机关、社会教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在职人员。

       

      3.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要求前置专业必须相关,不招收跨专业考生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045120

      职业技术教育

       

    • 2019年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02-21

      2019年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学校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校园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一、招生规模

      本年度我校共有230余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和20余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计5000名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各院系的招生计划根据各单位的导师、科研、学科、生源和就业等因素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我校各院系2019年的硕士招生计划请详见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网页相关文件(该计划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在录取阶段,我校将视教育部正式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推免生录取人数、生源质量、统考生上线数量和学校发展需要等情况对各院系的招生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二、学习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它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它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它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它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它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被我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不能申请住宿,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等不转入我校;被我校录取的除工商管理硕士(MBA)之外的全日制研究生,如果符合相关政策和条件,可申请奖、助学金和住宿,其档案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具体材料详见七、资格审核)必须转入我校,否则我校将依据相关规定对此类考生作出严肃处理;被我校录取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不享受奖、助学金,可以申请住宿,如果符合相关政策和条件,经本人申请,可将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等转入我校。

      如果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考生在被录取前可以在在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大类之间互调;但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在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大类之间互调。

      三、学制和在校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分别为2年、2.5年或3年,具体按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执行。学习年限5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学习年限是指学生具有学籍的学习年限。

      四、招生方式

      招生方式分为推荐免试和统考两种方式。

      五、报考条件

      (一)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称推免生)的条件

      1.具备推免资格且符合我校规定条件的考生既可申请我校硕士研究生,也可申请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直博生)。自2017年开始,我校大幅度提高直博生招生比例和人数,同时专门设立直博生新生奖学金。凡是被我校录取的直博生新生都将享受直博生新生奖学金。直博生新生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2万元,在新生入学后和通过中期考核后分两次等额发放。直博生奖学金可与其它各类奖、助学金同时兼得。

      2.招收推免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的具体条件和详细办法请见推免文件《厦门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招生简章》。

      (二)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条件

      1.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的相关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须在20199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9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须同时符合我校规定的以下两项附加条件:A、已修过6门及其以上的本科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B、提供CETGMATTOEFLIELTSGREPETS等相关的英语水平的证明;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须同时符合我校规定的以下两项附加条件:A、已修过6门及其以上的本科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B、提供CETGMATTOEFLIELTSGREPETS等相关的英语水平的证明;

      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注: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报名参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1中的各项要求。

      ②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1中的各项要求。

      ②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考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1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考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1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②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或与报考专业相对应的五年制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含应届生),且符合相应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同等学力人员可以报考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但不能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5)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之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1中的各项要求。

      3.报考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需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的报考条件和相关规定,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其中汉族考生不超过10%)”招收学生。

      考生除满足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条件之外,还须提交经生源所在省教育厅审批盖章的《少民骨干报考登记表》(提供PDF格式扫描件即可,请在20181130日前将扫描件发送至厦门大学招生办邮箱:hht@xmu.edu.cn,邮件以及附件的名称请以“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姓名+“报考登记表”命名)。未能按时提供《报考登记表》的考生将被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

      为了避免考生扎堆报考个别热门专业,确保各招生专业之间的平衡合理性,我校2019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2530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不超过5名。敬请相关考生特别留意此计划信息,及早规划,理性报考。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校2019年面向新疆地区招收约40名(准确招生计划请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符合报考条件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相关考生除了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公共管理硕士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需遵守新疆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具体要求请向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和自治区组织部人才办予以了解。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等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以下简称高校);高等学校学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另外,考生须在20181030日前将《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的PDF格式扫描件发送至厦门大学招生办邮箱:hht@xmu.edu.cn。邮件以及附件的名称请以“退役士兵计划”+考生姓名+“入伍批准书”(或“退出现役证”)命名。未能按时提供扫描件的考生将被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六、报名

      (一)推免生报名

      推免生须在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注册报名,并网上支付报名费。

      特别提示:通过厦门大学推免生网上报名系统申请并被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非通过夏令营方式录取)和通过夏令营方式被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都必须登录全国推免生管理服务系统再次补充报名申请我校,并完成相关网上申请录取程序。具体程序和安排如下:所有推免生在全国推免生管理服务系统开放的第一天(预计为928日)之内完成对我校的申请;在收到考生申请后,我校将在12小时之内通过系统补充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在接到我校发出的复试通知后,须在12小时内接受复试通知,否则我校将取消相应考生的录取资格;考生接受我校的复试通知后,我校将在12小时之内通过系统补充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在接到我校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须在12小时内接受待录取通知,否则我校将取消相应考生的录取资格。考生接受我校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录取状态方能最终达成。

      (二)统考生报名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1.网上报名

      统考生的报考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http://yz.chsi.com.cn,或教育网:http://yz.chsi.cn);网报时间为20181010日-10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预计为:20189月下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

      考生网报时应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

      推免生无需进行现场确认。统考生须到各自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名点确认网报信息、照相和缴纳报名费。现场确认的具体要求和报名费的收费标准以各报名点的相关通知为准。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的安排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三)特别提示:

      1.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认证未通过或因未及时认证而不能提供认证报告者被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不能被录取。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学历、学位及工作年限等)。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我校预计将在20181025日左右公布各院系已招收的2019年推免生人数和剩余可招收统考生的招生计划统计表,届时请各位考生登陆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网页(http://zs.xmu.edu.cn)予以查询了解,并根据我校公布的信息合理规划或调整报考院校(院系或专业),尽量降低报考风险。

      七、资格审查

      1.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我校要求其在复试前必须取得教育部规定的相应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予录取。

      2.我校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如发现伪造证件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3.我校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4.除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之外,被我校录取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研究生和全日制对口支援西部计划定向就业研究生,必须将个人的以下材料转到我校:

      1)应届生须将档案转入我校。

      2)入学前人事档案寄存于原工作单位的非应届考生,除了须将档案转入我校外,还需按以下情况提交相应材料:A.若原工作单位为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应提供原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工资关系转移单,或解除聘用合同的红头文件;B.若原工作单位非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应提供原工作单位开具的辞职证明文件。

      3)入学前人事档案寄存于人才服务单位的非应届考生,除了须将档案转入我校外,还应提供(以下三种材料提供任意一种即可):A.档案寄存的人才服务单位开具的未就业证明文件,或档案单纯保管证明文件;B.档案寄存的人才服务单位开具的档案寄存证明和原工作单位开具的近期辞职证明文件;C.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失业证》。

      上述考生须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以内将规定材料转到我校。我校将组织相关部门和院系人员进行认真核查,若经核查发现有未呈交上述材料、或呈交材料不全、或未按时呈交上述材料者,我校依据相关规定将对此类考生作出严肃处理。

      八、体检

      体检安排在复试期间进行,地点为厦门大学医院。具体安排届时详见我校招生网页的通知。

      九、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一)初试:

      相关专业和考试科目,请详细阅读我校招生办网站公布的《厦门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初试时间:201812月下旬,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确定。

      初试地点:由各报名点安排。

      (二)复试: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外语、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内容的考核。复试采用笔试、面试和实验技能考核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除报考我校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或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之外,其余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加试方式为笔试。

      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划定本校复试基本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本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自行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我校原则上以不低于120%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复试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具体时间和各专业的复试要求届时请关注招生办和各院系网上通知。

      在复试阶段,我校将在招生办网页和各相关院系的网页上公布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及相关复试要求,不再另行寄发书面的复试通知书。届时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

      十、录取

      我校将坚持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和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总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初试成绩约占总成绩的50%70%,复试成绩约占总成绩的30%50%),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政治审查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结果一般可于5月中旬在我校招生办网页查询。正式的录取通知书将于6月中下旬寄出。具体的录取原则请以我校大约于20193月中旬出台的文件《厦门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意见》为准。

      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按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十一、学费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的文件精神,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我校直博生学费为前三年每年1.3万元人民币/生,第四年和第五年免收学费。

      除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之外,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学费标准为:全程3.3万元人民币/生(含两年、两年半和三年学制)。各专业的学制详见《厦门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以上收费标准若有调整,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将根据国家和福建省的相关规定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另行公布。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费标准将根据国家和福建省的相关规定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另行公布。

      十二、奖、助学金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的文件精神,我校从20149月起建立包括奖学金、助学金、“三助一辅”、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形式在内的完善的奖助政策体系,适用于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资助类型有:

      1.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用于资助除工商管理硕士(MBA)之外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就业研究生和全日制对口支援西部计划定向就业研究生。资助标准如下:

      单位:万元(人民币)/

      学生类型

      学业奖学金

      (按年度一次性发放)

      硕士研究生

      1.1

      直博生,前三年

      1.3

      直博生,后两年

      0



      2.助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由国家助学金和校长助学金组成,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适用于除工商管理硕士(MBA)之外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就业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计划定向就业研究生。其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在职定向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计划在职定向研究生只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如下:

      单位:万元(人民币)/

      学生类型

      国家助学金

      (分12个月发放)

      校长助学金

      (分12个月发放)

      硕士研究生

      0.6

      0.12

      直博生,前三年

      1.5

      1.8

      直博生,后两年

      0

      3.3



      3.国家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硕士研究生2万元人民币/人;校级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两次,各奖项奖励金额2000元人民币/人—10000元人民币/人不等。具体名额和评审办法以当年评奖通知为准。

      4.学校每年投入9000余万元人民币用于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兼职辅导员岗位,研究生可通过申请相关岗位获得资助。

      注:奖助学金按照我校相关管理办法执行,各类奖助学金需在学生缴清相关费用后才发放,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研究生和全日制对口支援西部计划定向研究生需将档案和人事关系转入我校并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发放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校长助学金。

      十三、住宿以及费用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住宿。

      (二)被录取在航空航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能源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和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挂靠在化工系招收的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新生将入住我校翔安校区。思明校区和翔安校区的教学实验设施、师资、全校性选修课等教学资源共享。翔安校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在厦门岛的东北方向,与大陆相连,北靠香山风景名胜区,南与大海毗邻,风景优美。翔安校区总建设用地面积3645亩,距校本部34公里,通过翔安海底隧道半小时左右车程可直接抵达。

      (三)我校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学生宿舍,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住宿费用自理。

      博士研究生住宿条件:1-2/间,住宿费1200-2400/人·学年,一般配有卫生间、网络、空调、热水器、保险柜。

      硕士研究生住宿条件:2-6/间,住宿费800-1600/人·学年,一般配有卫生间、网络、空调、热水器、保险柜。

      宿舍园区提供自助洗衣机服务和免费开水供应,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学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不超过三年。具体住宿安排在录取时另行通知。

      以上收费标准若有调整,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十四、监督、资格复查和违规处理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监察部门的监督。对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异议,可向我校监察处申诉,电话:0592-2180299

      (二)新生入学后,我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我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三)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录取资格或学籍者,一经查实,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或学籍。情节恶劣的,将移交有关部门查究。

      十五、招生考试咨询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报名、考试、成绩、录取等信息可在我校招生办公室和考试中心的网页查询。我校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最新招生考试信息。

      (二)我校招生办公室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考试中心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报名考务工作。

      招生办公室位于厦门大学嘉庚主楼三楼,考试中心位于厦门大学嘉庚主楼五楼。

      招生办公室:

      电话:05922188888     传真:05922180256

      E-mailzs@xmu.edu.cn     网址:http://zs.xmu.edu.cn

      考试中心:

      电话:05922184166       传真:05922184117

      E-mail:kszx@xmu.edu.cn    网址:
      http://kszx.xmu.edu.cn

      关于所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考生可向各学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咨询(各院系秘书电话详见招生办公室网页,厦门区号:0592)。

      (三)请考生及时关注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招生信息网以获取与我校招生相关的最新信息。

      (四)本简章未尽事宜或与国家相关文件冲突之处均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

       

    • 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02-21

      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名条件

      1.港澳地区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台湾地区考生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3.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专家推荐书》见下方附件)。

      二、报名

      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我院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缴费。

      网上报名的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联系电话:010-82199588。现场确认工作由中央音乐学院负责组织进行。

      1.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2018121日至1215日,全天24小时接受网上报名。

      2)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网址为http://www.gatzs.com.cn )”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的网上公告及我院招生简章的要求报名并上传电子照片。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报考点请务必选择中央音乐学院。

      4)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5)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现场确认要求

      1)考生先到我院港澳台办公室填写《申请表》(咨询电话:8610-66413202),于201913日(周四)上午9:3011:30持此表及相关材料来我院教学楼5506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2)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按规定提交本人网上报名编号、有效身份证件、硕士学位证书(持海外教育机构学历学位的,应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但须提交应届在读证明原件)或同等学历文凭,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须提交两份专家推荐书。

      5)考生应缴纳报考费200元。

      6)报考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签字确认后交报考点留存。

      注:

      a. 考生如无特殊情况,须到我院进行现场确认,如遇不可抗力不能到场者,须首先向我院研究生部及港澳台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将上述报名材料的扫描件于12日前发送至以下邮箱:ccomyz@ccom.edu.cn,进行函报确认。在考试前将查验原件。

      b.考生的一切费用自理,报名后不参加考试者费用不退。

      c.专业方向、导师姓名请参考“博附件一”。

      d.我院不开设德语(一外)、日语、俄语课程。

      3.报名须提交的其它材料

      已进行现场确认或函报确认的考生须提交的其它报名材料请参见“博附件二”,其中的论文、作品等报名材料须为考生本人原创,否则取消考试及录取资格。可现场或邮寄提交材料,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506,邮编:100031,电话:8610-66425586,具体提交时间详见《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博士招生安排》

      三、考试

      1.作曲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学院各方向考试分初、复试,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考试科目请参见“博附件二”)。

      2.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声歌系、民乐系各方向采取“申请-考核”招生方式(考试科目请参见“博附件二”)。

      3.网络音乐表演专业(新专业试点)暂不招收港澳台考生。

      4.建议阅读书目请参见“博附件三”。

      5.考试地点:中央音乐学院。

      6. 考试时间:20195月。

      注:具体考试时间详见《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博士招生安排》。

      四、录取

      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综合评审,择优录取。录取通知书于20196月由我院函寄考生本人。

      五、入学

      新生于20199月初报到入学,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新生报到后由我院进行体检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取消入学资格。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学制为三年,学费每生每学年10000元人民币。

       

    • 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全国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02-21

      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全国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中央音乐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收专业方向

      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生招收指挥系(音响艺术指导方向除外)、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声歌系各方向及音乐学系音乐艺术管理方向、音乐治疗学方向、作曲系作曲方向、研究生部民族声乐表演方向、剧院管理方向。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本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1日,下同)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院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

      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时间为20181010日至10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924日至927日,每天9:0022:00。报名时, 报名点代码请务必选择1145,中央音乐学院考点。

      注:非全日制考生报考信息请参见“2019年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相关附件”(将于9月下旬公布),网址为: http://www.ccom.edu.cn/szc/jfjg/yjsb/zsxx/sszs/

      ()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均须到我院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照相。现场确认时间:201811月初,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具体时间与流程请于11月初在以下网站查询,网址为http://www.ccom.edu.cn/szc/jfjg/yjsb/zsxx/sszs/

      五、考试时间、地点

      ()初试:20181222-24日。

      ()复试:20193月底或4月上旬,具体日期届时将于网上公布。

      ()地点:中央音乐学院。

      六、录取

      ()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

      ()根据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本院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注:“拟录取名额分配方案”将于201810月公布。

      ()每位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新生不超过3名,入学后须根据学校双选制及相关工作量管理规定进行统筹调整。

      ()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须经院招生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七、报考和录取类别

      ()非定向: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定向: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八、学制:3

      九、学位授予

      凡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规定学分、专业考核(音乐作品、音乐会)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者,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硕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注:我院不开设共同课日语、俄语和德语课程。

      十、学费

      每生每年9万元。

      十一、报考费用

      考生报考的报考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等均自理。

      十二、住宿费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律走读。

      十三、学习期间的待遇

       

    • 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接收外籍人士报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02-21

      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接收外籍人士报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名

      (一)报名条件

      1.具有与我国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2.考生应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3. 获得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水平。

      (二)报考类别:自费全日制研究生。

      (三)考试时间及地点:考试地点均在中央音乐学院,具体时间详见《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博士招生安排》。

      (四)报名方式:

      每位报考人员只能填报我院一个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导师信息请参见“博附件一”,其中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方向不招收外籍考生)。

      1.填写《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接收外籍人士报考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见下方附件1), 2.须向我院提交下列材料:

      1)留学生办公室填写的《申请表》。

      2)纸质版《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接收外籍人士报考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务必在签字处签字,否则无效。

      3)获得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水平合格证书、体格检查报告。

      4)其它报名材料请参见“博附件二”,其中须提交的论文、作品、光盘等报名材料须为考生本人原创,否则取消考试及录取资格。

      3. 考试报名材料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交:

      1)现场提交:411日上午930-1130,下午230-430提交至我院教学楼5楼。

      2)邮寄提交:考生可通过快递邮寄所有报名材料(其中证件寄复印件,邮寄日期为44日—8日)。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506研究生部 收;联系电话:+8610-66425586

      (五)报名考试费用:

      报考费800元人民币(现场提交材料的考生现场缴费,邮寄材料的考生于510日验证原件时缴费)。

      考生的一切费用,按规定由本人自理。报名后不参加考试者费用不退。

      二、考试

      (一)考试方法:

      1.作曲系、音乐学系各方向考试分初、复试,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考试科目请参见“博附件二”,外籍考生无须参加外语科目考试)。

      2. 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声歌系、民乐系各方向,采取“申请-考核制”招生考试方式(考试科目请参见“博附件二”)。

      (二)建议阅读书目:详见“博附件三”。

       

      三、录取

      我院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综合评审,择优录取,录取通知书于20196月由我院发放考生本人,录取手续按录取通知要求办理。

      四、入学

      新生于20199月初报到入学,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新生报到后由我院进行体检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取消入学资格。

      全日制博士生学制为三年;学费拟定为每生每学年48000人民币,每学年报到时一次交清全年学费。

      住宿费及其他费用自理。住宿问题可向我院留学生办公室咨询

       

    • 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全国统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02-21

      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全国统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中央音乐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独立从事专业活动、科学研究和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名额 预计招收约110人(以教育部下达名额为准)。

      名额分配预定方案:作曲系、指挥系共16名;音乐学系20名;音乐教育系10名;声歌系7名;钢琴系12名;管弦系18名(器乐伴奏艺术方向限招2名);民乐系18名;音乐科技部9名。

      三、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39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学生和网络教育学生),均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在非音乐专业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人员,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3830日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和专业学习要求。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我院组织的单独考试(录取人数不超过一名)。

      1.符合第(一)条中的134各项要求。

      2.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者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三)本科毕业可以兼报“全国联考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体要求请见《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全国联考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报名、考试

      考试报名:专业考试网上报名和统考网上报名。

      报考专业方向和导师详见附件一。

      考试科目:初试:专业主科;复试:专业基础科目、外语听力、政治、外国语(英语1、日语、俄语、德语)。专业科目考试要求详见附件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参见附件三、附件四。

      注:我院不开设日语和俄语课程。

      报名、考试的具体事宜见下表:

      日期

       

      内容

       

      要求及注意事项

       

      2012712

      95

      专业考试网上报名。成功后须打印、留存报名表(交材料时需
      提交)。

       

      1.时间:712800952300

      2.网址:yjs.ccom.edu.cn

      3网报时按要求上传一寸免冠近期彩色数码证件照(JPG格式)。

      96

       

      1.本地考生可到我院研究生部提交所有报名材料。

      网址:yjs.ccom.edu.cn

      2.外地考生可以特快专递邮寄所有报名材料(其中证件寄复印件,领准考证时验原件;邮寄日期为91日—3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若在规定时间内没交齐报名材料,按初审不合格
      处理)。

      须提交的报名材料:

      1.《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专业考试报名表》(务必打印带照片的报名表并在签字处签字,否则无效)。

      2.所报方向应提交的各项材料(详见附件二)。

      3.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含应届成人高校毕业生)提交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均验原件)及教务处开具的“应届本科学生”证明(持海外教育机构的证明,应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其他人员提交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持海外教育机构学历的,应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均验原件)。

      5.每报考方向交费100元。

      913日—14

       

      网上确认报名信息。

       

      1.网址:yjs.ccom.edu.cn(公告栏)

      2.过时不确认者按弃考处理。

      920

       

      网上公布初审结果。

       

      网址:yjs.ccom.edu.cn(公告栏)

       

      108

       

      1.初审合格的考生到研究生部领取专业考试准考证。

      2.网上公布考试日程(以当天考试日程为准)。

      3.报考声乐方向的考生到声歌系报送考试曲目并抽签。

      1.领证时需验证(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原件)。

      2.网址:yjs.ccom.edu.cn(公告栏)

      3.声歌系联系电话:66425722

      109

       

      加试

       

      加试对象:(1)非音乐专业毕业的考生;(2)同等学力考生(含专科学历、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本科结业);(3)报考音乐教育学方向考生;(4)报考视唱练耳方向考生;(5)报考音乐文献翻译方向考生。

       

      1010

       

      网上公布加试合格者考号:

      yjs.ccom.edu.cn(公告栏)

      加试未达及格标准者,不予参加其它专业科目的考试。

       

      1013日—15

       

      专业初试(专业主科考试)

       

      考试日程以当天公布的考试日程为准。

       

      1022

       

      公榜专业初试入围者考号;具体成绩可上网查询。

      网址:yjs.ccom.edu.cn(公告栏)

      专业初试入围的考生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考试,考生可根据考试成绩结合有关情况,确定是否报考我院。

       

      101日—31日(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政治、外语统考网上报名、交费、确认(建议考生可先网上报名,待专业入围后再交费、
      确认)。

       

      专业初试入围的考生方可填报我院,考生网报时考试地点必须选择我院。

      报名点代码选择:1145

      报考单位代码选择:10045

      专业代码选择:130200

      网址:yz.chsi.com.cn

      11月(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网上确认报名信息

       

      具体事宜请上网查询yjs.ccom.edu.cn

      20131

       

      政治、外语统考;外语听力;专业复试。

       

      具体时间以网报通知为准。

       

      3月中旬

      上网查询统考和专业复试成绩。

      网址:yjs.ccom.edu.cn(公告栏)

       

      5月中下旬

      上网查询录取情况。

      网址:yjs.ccom.edu.cn(公告栏)

      五、录取

      1.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

      2.考试科目合格标准(100分制):①主科:表演方向主科85分以上;其他方向主科80分以上。②政治、外语及总分要求达到国家下达分数线。③其他科目60分以上。

      3.一个导师招收新生原则上不超过2名。

      4.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定向或计划外委托培养硕士生。定向、委托培养的硕士生,须在录取前签订有关合同。

      5.报考音乐文献翻译、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研究方向考生,英语须参加全国统考,考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

      六、报考和录取类别

      1.非定向: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2.定向: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七、学习与学位授予

      1.学制为3年。

      2.报考木卡姆研究方向硕士生,第一学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修读学位课程,学院同时指派相关方向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后两年在新疆艺术学院由相关导师指导其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

      3.报考音乐教育系的硕士生,第一学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修读学位课程,第二年由系指派到“新体系”推广实验点进行教学实习,同期由导师对其进行远程指导。第三年回校完成学位论文。

      4.凡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规定学分、专业考核(音乐作品、音乐会)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者,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文学硕士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制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八、报考费用

      考生报考的报考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等均自理。

      九、学费及住宿费

      1.学费标准按北京市相关部门批准的当年标准执行。2010年经批准的音乐学专业学费标准仅供参考:

      a、音乐学及音乐教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5000/?·?学年;b、音乐各表演方向(除音乐学及音乐教育学方向外的其他各方向)硕士研究生20000/?·?学年。每年报到时一次交清全年学费。

      2.住宿费:校内宿舍每生每学年750元。北京生源的学生一律走读。

       

    <1... 262728293031...100>